全面了解海洋公園的資料。
(香港 – 2010年4月23日) 十尾中華鱘經過16小時的旅程後,今天已由廈門安全抵達海洋公園,身體狀況和適應環境的反應均十分良好。經一個月的檢疫期後,牠們便會在預計六月初開幕的全新展館「中華鱘館—長江足跡」與市民見面。
十尾中華鱘的來港行程於昨天下午展開,亦是廈門舉辦放流108尾中華鱘回歸大海活動的一部分。此項活動由香港海洋公園贊助,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協辦。
是次來港的中華鱘,年齡分別為2至10歲;身長由0.8米至2米(0.8米2條、1.2米2條、1.5至1.6米3條、1.8米2條、2米1條)。牠們均未進入成熟期,故未能確定性別。一般而言,中華鱘要到12至15歲才能成熟,但其性別不能從其外表分辨出來,需要透過解剖或超聲波才可確定。
海洋公園動物及教育執行總監蔣素珊說:「中華鱘的運送過程非常順利,而牠們到埗後亦表現得健康和活躍。在16小時的旅程中,我們的水族人員密切監察中華鱘,並定期檢查溶氧量和水溫,確保水質維持在最佳水平。」她又指出:「中華鱘現將渡過一個月檢疫期,在我們的水族專家的悉心護理下適應新的淡水展館。我們亦已邀請了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和北京海洋館的研究員加入我們的護理團隊,在未來數周為我們額外提供支援和護理上的協助,確保中華鱘可順利適應環境。」
由五月起,其它長江獨有淡水魚種如胭脂魚、圓口銅魚、中華倒刺[鲃]和白甲魚將陸續引入新展館,而「中華鱘館—長江足跡」預計將於六月初開放。這些淡水魚種將聯同中華鱘一起擔任保育大使的角色,推廣長江水生動物生態的保育,並宣揚保護水資源的重要。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