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欣然宣佈今天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放歸四隻海龜回大海,當中包括一隻成年及兩隻幼年綠海龜,以及一隻幼年玳瑁。
三隻幼年綠海龜於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期間,被發現沖上西貢海灘和印洲塘。牠們被送到香港海洋公園時,身上有不少傷痕,並患有腸胃疾病 及營養不良等症狀。經過公園獸醫團隊及水族館人員的悉心治療和照顧,牠們逐漸康復,現時健康狀況良好,顯示牠們適合重回大海生活。
至於成年綠海龜則於2002年10月被送到海洋公園接受治療。公園的水族部人員暱稱牠為Simon,因為牠是漁護署人員Simon於2001年拯救 的一批海龜卵中,其中一隻透過人工方法孵化出來的小海龜。Simon剛送抵公園時,還是一隻體重只有400克,並有先天性肢體殘缺的海龜寶寶。牠的身體非 常虛弱,患有貧血及營養不良。Simon被送到海洋公園後,展開了漫長的療養計劃,現已完全康復,體重更大幅增加至逾75公斤。牠的身體狀況正處於最顛峰 期,擁有足夠的體力及脂肪儲存以應付重回大海生活的挑戰。為協助Simon適應大海的生活,公園以活飼料餵飼牠,相信牠將來能於野外成功捕食。
海洋公園動物及教育部執行總監蔣素珊表示:「現時是Simon回歸大海的好時機,因為牠即將踏入性成熟期,為其物種的野外延續作出貢獻。牠快將生長至其體型極限,甚至比綠海龜的大部分天敵體型更大,相信牠能適應野外生活。」
蔣素珊補充說:「Simon已在海洋公園生活了12年,早已是我們動物大使家族的標誌性成員。深受遊人歡迎的Simon曾在海洋館生活,近年則於海 洋奇觀棲息,啟發了數百萬遊人以行動保育海洋。世界各地的海龜正遭受濫捕,或被捕蝦或捕魚的漁民誤捕,特別是中國漁民。我們必須共同努力,制止這些活動繼 續出現,並推廣可持續漁業發展。」
四隻海龜回歸大海前已植入晶片及安裝衞星追蹤儀,方便日後辨認身分,同時追蹤牠們在海洋的動向和覓食位置,蒐集數據,從而制定保育措施,保護世界各地的海龜。
海洋公園多年來與漁護署合作,以義務性質拯救及照顧於野外擱淺或充公所得的瀕危動物。由2000年至今,公園共接收了32隻海龜,其中21隻已回歸大海,9隻不幸離世,另外2隻仍於園內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