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香港海洋公园的资料。
海洋公园将於12月初运送园内最後一批共6条中华鲟返回中国长江水产研究所,为了準备中华鲟的运送,【中华鲟馆—长江足迹】展馆将於11月22日闭馆,为历时9年的中华鲟保育使命画上完美句号。
是次返回中国内地的6条中华鲟分别於2010年及2014年由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送抵公园。根据协议,当中华鲟长至一定长度时,便须送往长江水产研究所,继续参与研究及保育计划,或放归野外。
有「活化石」之称的濒危物种中华鲟透过【中华鲟馆—长江足迹】展馆,让遊人了解牠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其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及明白淡水资源之珍贵,从而得到启发作出实际保育行动,保护中华鲟等淡水野生物种及其栖息地。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与香港海洋公园合作,亦非常感谢公园在保育中华鲟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公园的国际平台,长江生态及中华鲟等水生野生动物的保育知识得以推广至香港及世界各地的遊人。过去九年,公园无私分享从照顾中华鲟获取的技术及知识,深化了我们对人工饲养的中华鲟之成长的认识,有助中华鲟的人工饲养及放归野外,以达至其在野生可持续存活的最终目标。」
海洋公园主席孔令成表示:「海洋公园非常感激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及一众保育专家长久以来的支持和信任,令公园得以透过中华鲟展馆推进相关的保育工作。此外,公园也很感谢遊人的支持,於馆内的捐款站即场捐款予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以行动支持水生野生动物的保育工作,自开馆至今,累积捐款额逾港币31万元。公园更於 2009至2012年间,为近100,000位小学生、中学生及公衆提供了分别名爲『鲟龙的故事』及『中华活化石』的教育计划及公开演説,让学生以及大衆透过活动得以进一步发现及瞭解中华鲟这中国国宝的一生、环境变化为牠们带来的影响等。」
海洋公园动物及保育部执行总监布文傑表示:「中华鲟馆成功促进了内地及香港在有关方面的科研工作及交流,对中华鲟的海、淡水生活习性研究,以至疾病研究等,发挥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公园在护理和展示中华鲟时亦获取大量宝贵知识,建立了中华鲟的血液参数资料库及生长数据库等,并於中华鲟年度会议上与业界分享,为此史前珍稀动物的持续发展及数量增长等方面作出贡献。历年来,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曾拨款资助共六项中华鲟的保育研究,亦资助了叁个中华鲟研讨会议,包括第六届国际鲟鱼研讨会。展馆的关闭并不代表公园的中华鲟保育工作就此停步,我们将继续出席中华鲟年度会议作出交流,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会亦将继续积极地透过协作筹款和科研教育,促进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的保育工作。」